用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
五年来,我省不断围绕“衣食住行、业教保医”等百姓需求,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,加大民生投入力度,缩小公共服务差距,真心诚意为群众解难事、办实事、做好事;聚焦民生关键小事和需求,每年落细落实“十大民生实事”,数百项民生实事工程顺利交卷;出台一系列政策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在幼有所育、学有所教、劳有所得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、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。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,是愿景更是行动。一幅幸福美好的生活画卷正扑面而来。
西宁市公园巷社区幸福食堂为辖区老年居民吃午饭提供了便利。
惊蛰这天一大早,趁着天气好,家住西宁市城西区西川南路的张老先生,前往解放渠早市购买蔬菜和水果。得益于西宁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,他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拎得太重而爬不动楼梯。“以前去早市买菜回来爬楼梯最犯愁了,如今加装了电梯,提着这些东西上楼,省事多了。”说起加装电梯前后的变化,张老先生说,电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。这几年,加装电梯让西宁市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。位于海晏路的玉树小区,去年加装了24部电梯,成为西宁市加装电梯数量最多的小区之一。加装后,小区里的“玻璃房”成了美丽的风景线,也让12栋楼、288户居民圆了电梯梦。一排排玻璃房,一扇扇电梯门,让居民彻底实现了“上下自由”;一批批百姓熟知的“穿衣戴帽”棚户区改造工程,让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。“窗户全部更换成了双层玻璃,不仅明亮而且隔音效果好,墙体上厚厚的保温层,也增加了保温效果,冬天家里的温度达到24摄氏度,温暖舒适。”家住西宁市城中区北斗宫街8号院的王树果说,老小区有了新面貌,住户的心情更舒畅了。西宁市在2017年10月出台《西宁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方案》,从2018年开始启动加装电梯试点工作,2020年以后的每一年,都将这一惠民工程列入西宁市政府的民生实事。数据显示:2018年至2022年8月西宁市累计安装电梯343部,惠及3400余户居民,各项指标居全省第一。
西宁市黄河路9号木桥小区,部分单元已加装电梯并开始使用。
暖意融进“幸福饭”
戴着帽子口罩,提着打包盒,临近晌午,家住西宁市城中区建材巷的贾芳,前往城中区南滩街道南山东社区的幸福食堂。“帮忙送餐的志愿者们也挺辛苦的,我们早点去打饭,他们也能早点忙完休息。”还没走进幸福食堂,碰见几个每天都能见面的“饭友”,贾芳的一番话,引得大家连连点头应和。排队、打饭……看着餐盒内搭配有芥菜炒肉片、三色玉米粒、小油菜炒粉条、红烧排骨,另外还有一盒西红柿鸡蛋汤,贾芳很高兴。作为社区6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,这样一顿可口的饭菜,她只需自付1元,其余的5元由政府补贴。“上了岁数,口味清淡,幸福食堂里的饭菜味道特别好,我们老两口每天中午都来。”家住国际村公寓的张茂说。领完餐,张茂仔细看了看贴在墙上的本周食谱,小米狮子头、香菇肉片、蒸南瓜、蒜蓉茄子、芽菜扣肉、胡萝卜汤……“明后两天的饭菜更好,咱们还是预订上,今天的这满满两盒,估计晚饭都够了。”张茂的妻子说。2019年6月起,西宁市积极开展爱老幸福食堂建设,建成数以百计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、农村老年之家和276个爱老幸福食堂。不仅如此,按照《青海省“十四五”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规划》,我省将加快补齐农牧区养老服务短板,开展农牧区老年人长效关爱行动。人口较集中的村,可探索“集中助餐”服务模式,为农村独居、留守、孤寡等老年人开展集中助餐服务,打造“老年幸福食堂”。
(资料图)
行走在青海大地,随处可见一张张幸福的笑脸,一幅百姓安居乐业、幸福祥和的民生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这些年来,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,建成覆盖全民、统筹城乡、公平统一、可持续的社会保障网,健全义务教育、基本养老、基本医疗、基本住房、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,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,乡村振兴全面推进,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一组数字更好说明这五年民生巨变:每年将75%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建设,深入实施民生实事工程,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.5%,提前一年实现全省42个贫困县(市、区、行委)全部摘帽、16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,53.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。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,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稳步上升。全省村级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100%,省会西宁建成10分钟健身圈……
青海省老年大学最新好消息!
青海省汽车消费维权服务站成立
青海代表团审议“两高”工作报告
【免责声明】
西海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未标有来源“西海都市报”或未含“西海都市报LOGO、水印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”等稿件均为转载稿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西海都市报。